46中文 > 锦绣盛唐: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> 第803章 只为不遗后世忧
  如果太阳注定要落山,那我就把余晖洒满天。

  李世民最近一直在琢磨,要把一个什么样的大唐交到太子手里,才是人生最完美的落幕。

  李世民看到了李泰治理国家的能力,李泰的胸怀、格局、眼光,他样样满意,他相信李泰能做一个好皇帝。

  李泰会用人也会做事,他一点不担心大唐在李泰手里会衰弱下去,李泰知道爱民也很勤谨,内政外交都没有问题。

  征战杀伐方面李世民也不担心,李泰处事很冷静,他懂得权衡轻重,该打的仗他有决心打,不该打的仗他知道先忍耐一时。

  李世民为君为父,他思考的是在他执政期间,他要尽最后的心力给太子留下一个承平盛世,给他打好基础,让他的江山坐得更稳也更容易。

  对内要把朝堂清理一番,给他留下可堪大用的柱石之臣,当然绊脚石就不用留了。

  对外要把难啃的硬骨头拿下,不是怕他啃不动,而是不想让他去啃,注定要伤牙,那就伤爹的。

  高句丽雄踞东北,像蹲在自己身边的一头雄狮,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?

  隋朝一共短短的三十几年国祚,三番四次的东征,难道是杨家父子跟高句丽有私仇么?还是说杨家父子都没有战略眼光?

  无论官也无论民,可以说是举国上下反对东征,有人说“此乃不恤民力、劳师远征之举”,有人说“攻打高句丽是毫无必要的征讨”,也有人说“这是对他国的侵犯”。

  然而东征真的是错的吗?不,只不过是站的高度不同,看到的风景不同罢了。

  谁坐到龙椅上,谁都会知道东征有什么意义,高句丽是大唐周边唯一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国,征高句丽之战必然占据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。

  自隋初开始,征讨高句丽就成为了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,必须要坚持不懈地执行,尽管多次面临失败、尽管可能导致国破家亡,可是消灭高句丽始终是不能放弃的战略目标。

  李世民知道大唐与高句丽不能共存,这仗早晚都要打,区别只是早与晚,没有打与不打。

  大唐如今看起来是太平盛世,但实际上休养生息的还不够,李世民发布了许多的惠民政策。

  身有伤残者免税、年长者直接给发钱、到婚龄即成亲者给送礼金、被征战连累的人家按人头赐绢、因战因工而伤亡致残的人给发放赙物……

  每一条政策的背后都是从国库流出的真金白银,大唐的国库并不殷实,但百姓生活相对富足,李世民说他这叫藏富于民。

  藏富于民的后果就是国库积攒起来速度很是缓慢,打仗打的是什么?打的就是钱啊,没钱哪来的底气?

 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仗应该晚几年再打,等到大唐真正的国富民强了之后,装备更为精良、兵马更为强壮,那时打仗的代价会小很多。

  再一个刚刚经历了隋末的大动乱,百姓刻骨铭心的痛有两条,一个是东征,一个是大运河。

  所以大唐自建国以来,小战虽然不断、大战从来不打,大的工程几乎是零启动,就是要顺应民心、与民休养。

  李世民知道民意就是国运,他一向都把民意看得很重要,这一次他要执意东征,为的就是把“逆民意而行”的“错误”揽到自己身上。

  就算一百年后再打高句丽,老百姓也不愿意打,老百姓就愿意消消停停的过日子,所谓乱世人不如太平犬,谁也不愿意在战火里过刀头舔血的日子。

  谁都想要太平,可太平哪是想出来的?唯有战才能真正的止战,不打几场硬仗,哪有人会臣服于你?

  唯有你强大到没人敢与你为敌,天下才能真正的太平。

  谁都想要盛世,可盛世哪是苟出来的?唯有刀锋之上赢得了尊严,才能真正的发展经济,军事上展现不出肌肉,哪有人敢跟你谈生意?

  天下太平是一切国计民生的基础,再鲜艳的花朵离开了土壤也没有办法芬芳。

  李世民说的很清楚,既然早晚都要打,那就趁早打,自己去打,把战之罪归结到自己身上,给李泰留下成就英明之主的机会。

  如果自己打赢了,自然是最好的局面,李泰就可以坐享其成,在胜利的基础上带领着大唐走向更为辉煌的盛世。

  如果自己打输了,那也为东征探了路,打仗就有消耗,自己就算输,对方也赢得很惨吧?

  那时李泰再以“承父志”为由继续东征,也符合天理人情,民怨会少,赢的概率也会大大的增加。

  况且如今的大唐就算输到底,高句丽现在也还没有能力打到大唐的国土上来,这是输得起的仗,没有理由怕,没有理由不打。

  最重要的是不可能不打,这根本就没有退路可言。一山难容二虎,如果高句丽像薛延陀、回纥那般弱小,那暂时可以不予理会。

  高句丽之于中原,就好比是迦太基之于罗马、满清之于明朝,是个极为强大的隐患,他有实力也有潜力。

  他的强大令中原王朝寝食难安,这根钉子是必须要拔的,区别就是什么时候拔、由谁来拔。

  李世民一句话说出口,长孙无忌沉默了很久,东征的意义不需要多讲,他比谁都清楚。

  他以为李世民是急于求成才想要不计代价的尽早东征,没想到李世民是为了给李泰铺路。

  “陛下,国事不该掺杂私情,既然你明知民心厌战,何不多缓几年?再说你又怎么知道,惠褒打仗一定不行呢?”

  长孙无忌手抚着地图,眼看着地图,说道:“你只知战之罪由你来担,难道就不知,战之功也被你揽入怀中了么?”

  李世民当然知道李泰身上一丁点战功也没有,更知道李泰需要有战功,但是东征这事真的不能拖到让李泰去打。

  李世民考虑的是打赢了的话,大唐也会因此一战而衰落不少,李泰只要发展经济、与民休养就可以搏得一代贤主的美名。

  打不赢的话,李泰若是就此罢战,那就是在修正父亲的过错,会赢得更大的民心,李泰若是继续东征,那就是继承父志,也能搏得一代贤主的美名。

  东征不是一时意气,李世民是经过前思后想、左算右虑之后才下的决心,打与不打这已经不在商讨的范围之内了。

  为了给儿子留下一个更好的局面,他豁出去拼了,拼上一生胜多而败少的战绩、拼上以舟水喻君民的盛誉、拼上因好大喜功而穷兵黩武的恶名。

  李世民微眯着眼睛,脸上没什么表情的看着地图上高句丽的位置,许久才慢慢的吐出一句:“且倾老壮力,不遗后世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