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中文 > 锦绣盛唐: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> 第994章 朕想升官
  “陛下,”陈文轻轻地走到李世民身边,抱着拂尘,微微一躬身:“中书令马周求见。”

  人的运气真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来了,历史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是谁成全了谁。

  原中书令杨师道因为假子赵节参与谋反被贬为了吏部尚书,中书令的位置就由岑文本来坐了。

  岑文本在东征的路上由于工作太过于认真,活活把自己累死了,当时重量级的人物大多都跟随在皇帝身边。

  马周受命在京城辅佐太子,就近就被封为了中书令,杨师道这个倒霉催的,在皇帝回京的路上,因为陈元献了几道青菜,竟然把他杨师道给贬为了工部尚书,原因是他用人不力。

  就这样马周这个中书令又代理了吏部尚书一职,看来有的时候升官也不需要立什么功勋,运气才是硬实力。

  “让他进来吧。”李世民的目光恋恋不舍地从全家福上移开,慢慢地走到外间,在书案之后坐下来。

  这次回来莫名地就不想理政,什么正事也不想管,李世民叹了口气,大概这就是老了吧。

  从有记忆开始,李世民就没有过像现在这样从心里发懒,哪怕是几昼夜衣不解甲地战斗,累得坐在马背上睡着也不是一回两回,无论身体怎样的疲惫,心都不会懒。

 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有过好多次,但是力有余而心不足的情况,这绝对是第一回。

  马周走到桌案前,躬身一揖:“臣马周参见陛下。”

  “免礼,坐吧。”李世民笑微微地说道:“难得你有空进宫来看我,吏部很忙吗?”

  “到年底了,哪有不忙的人?大家都差不多。”马周在下首处坐好,微笑着说道:“臣进宫一是看望陛下,二是有事要说。”

  李世民上下扫视了他一通,看望陛下,空着两只手来的;有事要说,带张嘴来的:“什么事?说吧。”

  “臣以为四时选官过于劳累,请复以十一月选,至三月毕。”马周淡然地望着李世民,轻问道:“陛下以为如何?”

  此时大唐的选官制度是一个季度一选,优秀的提拔、合格的留任、不达标的罢免。

  马周觉得这种选官法太折腾人了,不如恢复以前的制度,每年十一月份选官,选到三月份结束,一年一回挺合理的。

  吏部负责天下官员的升迁和罢免,选官一事自然是吏部的主营业务,这也正是吏部地位高的原因所在。

  身为吏部尚书,按理说该是巴不得一个月一选官才好呢,每次选官就是吏部尚书行使最大权力的时候。

  不说这其中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灰色收入,就说当官为的是什么?不就是对行使权力这回事着迷嘛,有权不使那心多刺挠?

  实话实说三个月一选官的确是太频繁了,三个月新上任的官员可能还没有完全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呢。

  这个意见提得不错,是个良心建议,提得为国为民,就是对吏部来说,权力无形中被缩减了一大部分。

  这个意见要是别人提的还情有可原,偏偏是吏部尚书提出来的,这无私的形象霍然高大。

  李世民看着他忍不住的笑,这怎么还有和我一样不愿意干活的人呢?这是老年人的通病吧,看来我老的不算快,马周比我还小两岁呢。

  “宾王,你这想法不错,官也不能看得太紧了,一年一选挺好。”

  李世民就怕有的官员尸位素餐,恨不得给他们每个人身边都配上三十二个监督员,又不能真的派专人盯着官员,就把一年一选官给改成了三个月一选。

  现在想想的确是有点过激了,还是改回来的好。

  马周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奏章来,笑呵呵地走过去,轻轻地放在桌子上,说道:“具体细则我已经拟好了,请陛下过目。”

  李世民大手一挥:“我不看了,拿给太子看吧,让他定。”

  “呃”马周的手尴尬地在半空中顿了顿:“这个事其实就是太子提出来的,这个细则也是太子让我送过来的。”

  “哦?”李世民有点意外地看着马周问道:“既然是他的意思,你为何不在大殿上启奏?”

  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,这是堂堂正正的公事,在金銮殿呈个本就行了,没必要特意进宫一趟。

  如果说这事是马周的想法,他先进宫来探探皇帝的意思是正常的,但这是太子的想法,你只管呈本就是了,皇帝就算是生气了,也有太子替你顶着。

  “太子说三月一选官是陛下定的规则,他一定要臣先来问过陛下再行决定。”

  李世民微微地点了点头,青雀办事就是这么谨慎。皇帝的决定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,他发现了也不会说出来。

  他先找相关部门商讨,确定有问题之后,还是要先私下里向皇帝请示,而不是堂而皇之地把问题摆到公众面前。

  “宾王,你从来是刚正直言,这也是朕器重你的根源所在。”李世民先给马周戴了一顶高帽,然后正色道:“朕问你,近二年来太子监国究竟如何?”

  马周毫不犹豫地说道:“太子殿下省徭役、恤民力、处处节俭,勤学好问、知错则改,颇有明君风范。”

  李世民听得眉头一皱,有点没整明白马周说的是实话还是反话,别的事不清楚,李泰扩建大明宫的事没法不清楚。

  “他大兴土木扩建大明宫,这叫省徭役、恤民力?”李世民冷笑一声,说道:“你该不会是讽刺他呢吧?”

  “臣岂敢?”马周坦然地说道:“这二年天下并不安宁,七处地震、数月水患,太子派人抢险救灾、建民宅、修堤坝,免赋税不说,还让受灾的百姓以工代赈,这大明宫工程救活了无数百姓啊。”

  隋朝大兴土木失去了民心,李泰大兴土木赢得了民心,这事奇怪吗?一点不奇怪。

  百姓们痛恨的从来都不是大兴土木,而是硬抓他们做免费的劳动力,并且是干到死的那种,一个工程结束了,马上逼着你去做下一个工程,什么时候死了,就直接被丢去填坑。

  李泰是雇佣百姓做工,要么给钱要么给粮,只有多给没有拖欠,这样的大兴土木一点不招人恨,特别招人喜欢,尤其是耕地被淹了,秋天没有收成的百姓,恨不得天天有工做才好。

  “看来太子已经能撑得起一方天了。”李世民拿起桌子上的奏章,随意地翻了翻,漫不经心地说道:“宾王,你是吏部尚书,掌管天下官吏的升迁,你看朕能不能升个官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