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中文 > 大明朱标:朱元璋头号黑粉 > 第226章.必胜前提,钱粮、军需、人心
  ‘老小子,当真知道些什么。’高启心中暗暗想道。

  “詹大人,不如同行?”

  和詹同一道朝宫外走去。

  当四下无人后,高启轻声询问道:

  “詹大人以为,太子此时大兴国战,如何?”

  “妙极!”

  “妙极?”

  高启想了许多答案,却没想到詹同竟会如此回答。

  “何来妙极?”

  “敢问高夫子,文臣为何不愿大兴国战?”

  “这.....”

  听到詹同非但没有回答他的问题,反而轻声反问。

  高启微微一顿,沉吟片刻后,这才谨慎说道:

  “想来是诸多同僚以为,此时大兴国战,苦耗钱粮。”

  “我朝下令,平定四夷,有失大国风范吧!”

  “高夫子高见。”

  见自己说完,詹同闭口不语,径直朝宫外走去。

  高启默默叹了口气,这才继续说道:

  “每逢战事,武将能从中得到功勋,可文臣不仅要为粮饷、军需操劳,事后论功行赏,功劳也大不过前线厮杀的将帅。”

  “所有文臣从来都不喜战事。”

  高启说完,詹同环顾四周。

  确定无人后,这才开口说道:

  “高夫子所言极是。”

  “而且眼下情景,文臣更不希望战事兴起。”

  “虽说胡逆案中,所斩首的官员不仅有文臣,也有武将。”

  “可勋贵武将一个都没有被问责,而六部官员却有半数牵连其中。”

  “此时文臣正值势弱。”

  “若此次国战得胜,武将势头更盛。”

  “那些个文臣在朝堂的地位,就愈发岌岌可危了!”

  “嗯.....”

  高启微微点头,他没想过文武相争,自然也没想到这点。

  只不过片刻之后。

  高启看向詹同,很是疑惑问道:

  “詹大人说,那些个文臣?”

  “难道你我,不算是文臣?”

  “高夫子说笑了,你我当然算是文臣,可并非那些个文臣!”

  詹同回头看了眼还在奉天殿外喋喋不休的官员。

  语气中似乎带着轻蔑意味,缓缓说道:

  “如今我朝是何局面?”

  “陛下圣明,太子贤德,在这两位治下,民心足备,士子、百姓心向朝廷。”

  “此等政通人和之境,却还有人想着文武相抗。”

  “甚至想着再复前宋文臣荣光。”

  “这不是笑话,又是什么?”

  “你是说.....”高启双眼微眯,沉吟片刻后方才说道:“陛下和太子殿下,绝不会让文武失衡的局面发生?”

  “定然如此!”

  “勋贵案、胡逆案,文臣武将各有损失,各打五十大板。”

  “就拿今日朝会来说,一场白戏,让秦王得了兵权。”

  “大兴国战,又给了武将一份立功的机会。”

  “难道高夫子还看不出来。”

  “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,从未轻视过文臣,也从未轻视过武将。”

  “在这二位眼中,文臣武将的地位,从来都是一样的。”

  “无论是谁敢抱着打压另一方的心思,自然被这二位不容!”

  语罢,詹同看了眼身后那帮文臣,愈发玩味说道:

  “可他们,还担心武将势头盖过文臣,因此便想阻扰殿下大兴国战。”

  “高夫子说说,此举是否可笑!”

  “嗯.....”

  顺着詹同的目光,高启有些漠然的望向奉天殿前那些文臣。

  此时饶是他也不得不承认。

  论及学问,詹同不如他。

  可洞悉朝堂形势,他远不如詹同。

  “不过詹大人。”

  “那些同僚恐怕不仅是担心文臣的地位,恐怕是忧国忧民吧。”

  “大兴国战一来劳民伤财。”

  “再者又没有必胜的把握,恐国战落败,大明尊严受损。”

  此话一出。

  詹同好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样,整个人瞬间紧张了起来。

  见他如此,高启愈发疑惑了起来。

  “詹大人,可是本官所言有失?”

  “高夫子所言极是。”

  “只是陛下何等圣明,太子何等睿智,自然不会全无打算。”

  “如果下官所虑不错,三日后会有一大批金银进入国库。”

  虽然嘴上说的平静。

  可詹同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。

  这一大批金银,自然是他们世家的家产。

  朱标让他儿子詹徽一个文弱书生担任筹粮百户,为的便是给他机会,交出家产。

  “至于此战是否有必胜把握,想必太子殿下也有考虑吧。”

  微微拱手后,詹同也不多言,转身便朝宫外走去。

  他和高启不同。

  他们詹家,或者说所有世家,此时正值生死存亡的档口。

  他们所存的家产。

  不仅要心甘情愿全部交出,还要交的了无痕迹,不能让朱标担上敛财的骂名。

  “詹大人......”

  高启还想问三日后进入国库的金银,出自哪里。

  他还想和詹同谈论谈论,朱标是否当真有必胜把握。

  可看着詹同已然走远。

  高启无奈,只好转身朝贡院走去。

  太子东宫。

  朱樉、朱棡,一直到年满十岁的皇七子朱榑,听到老朱的旨意,匆匆赶了过来。

  朱标本想前往谨身殿,处置政务。

  可老朱却让刘和将近日奏疏都拿到了东宫,说什么也不让朱标离开。

  “老二,老三!”

  见自家老爹手持戒尺,朱樉、朱棡不敢犹豫,连忙将手摊开。

  “啪~”

  “啪~”

  让二人诧异的是,老朱一人打了一下后,便没有继续动手。

  反而温声说道:

  “老二,你性子有些软了。”

  “你要记住,藩王之中数你年纪最长,将来你这些弟弟就藩之后,也要你多加照应。”

  “不能凡事都靠你们大哥。”

  “是,儿臣明白。”

  “啪~”

  朱樉刚一说完,老朱又轻轻打了一下,以示惩戒。

  “今日朝会,你大哥当众抽了你一鞭子,心中可有怨恨?”

  “当然没有!”朱樉连忙说道。

  “儿臣虽然愚钝,可现在想想,大哥不过是做戏给百官看。”

  “为的是将儿臣功劳公之于众,好赏赐儿臣!”

  听到这话,老朱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  只不过目光时不时看向门外的方向。

  当看到马皇后终于赶过来,老朱再次对诸皇子继续说道:

  “你们应该知道,洪武三年时,咱将你们一个个都封了王。”

  “当时不少朝臣上书谏言不宜分封,可都被咱给压下去了。”

  “这些年来,朝中虽无阻止皇子就藩的声音出现。”

  “可那些文臣武将,或明或暗,都有些小动作。”

  “就连现在,朝中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你们。”

  “只要你们犯下大错,势必会有德行不足,不可就藩的奏疏递到咱跟前。”

  “今日朝会上,老大当众训诫老二,还让你们徒步前往凤阳,为的便是给你们增加名望,顺利就藩。”

  “所以此行凤阳,一定要谨言慎行,不可辜负你们大哥一片苦心!”

  “儿臣谨记!”

  “儿臣谨记!”

  语罢,老朱看向门外的马皇后,故作诧异道:

  “妹子,你过来了!”